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单招语文试卷样题
语 文 部 分
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瞋目(chēng) 黔首(qián) 怦然心动(píng)
B.伺候(cì) 犄角(jī) 百折不挠(zhé)
C.愧怍(zuò) 戕害(qiāng) 披肝沥胆(gǎn)
D.荷花(hè) 鸡豚(tún) 沧海一粟(sù)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发现,通过药物改善恶性肿瘤中的血管状况,可以增加肿瘤中的含氧,对放射疗法更为敏感。
B.国际阅读学会在总结阅读对人类的益处时,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阅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C.联合国最近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发出强烈警告:气候变化不仅开始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甚至威胁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瑞典制定推出了一系列覆盖全体公民及其人生全过程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核心是福利面前人人平等。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少年心机深沉,竟在十年前便开始布置这个圈套,他处心积虑,步步为营,阴狠狡猾令人不寒而栗。
B.2009年的1月,美国财长保尔森提出了荒诞不经的“中国责任论”,称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部分成因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高储蓄率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C.沙溪特色小食品种繁多,地方饮食文化别开生面,在中山本地“食坛”一直独占鳌头。
D.台检方侦讯陈水扁贪污案,查出“机要费案”、竹科龙潭购地案、“机密外交”案三大犯罪区块与陈水扁蝇营狗苟8年的“总统”职权息息相关。
二、阅读下列文段,翻译划线的句子。(6分)
孟德者,神勇之退卒也。少而好山林。既为兵,不获如志。嘉佑中,戍秦州。秦中多名山,德逃至华山下,以其衣易一刀十饼,携以入山。
翻译: 。
三、补写出下列横线上的空缺部分。(共6分,每个1分)
1.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四、阅读短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2分,每个4分)
中国处于“文化孤立”之中吗?
余秋雨
一位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有可能,你们的宣传方式造成了某种文化孤立。”
的确,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这是出于政治偏见吗?其实不是,拿中国参加两次世界博览会来说吧,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开幕前,据民意测验,在“最想去看的馆”中中国馆排在第二位。我去看过汉诺威世博会的中国馆,印象最深的是万里长城和京剧脸谱的图片,还有一些中国风景名胜的照片灯箱,再是一座不大的长江三峡的塑料模型,一个中国人登上月球的幻想式模型,最后是一具标注着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具,边上放了一些中药。所有排队进来的外国观众,很少有人在某一个角落停步,都是用几分钟时间匆匆走过,就直奔出口。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上,观众一般需要排队等候参观,法国馆三小时,日本馆四小时,而中国馆却基本不需要等待。
借着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引申开来,证明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还存在着一系列观念问题。这是文化交流的起点,必须认真面对。
第一,我们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如果我们更多地承认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不是口头上承认而是心底里承认,情况就会大大改观。在汉诺威世博会上,德国馆大厅是一大堆未完成的德国伟人塑像,贝多芬、黑格尔、马克思等等,告示牌上说,德国伟人都无法在自己国家完成,都走向了全世界,因此有理由让世界各国观众在心中去完成。而且,还请世界各国观众在黑板上补充在自己国家出名的德国人。德国人那么骄傲,却把民族性放在世界性和互动性之中。法国馆的主题是法国走在十字路口,不知往哪里去,希望世界各国观众出主意,它们都突出了文化的向外互动价值。
第二,实际上,文化在呈现形态上,以差异为第一特征,以差异间的互相欣赏为第二特征。文化上的差异,绝大多数构不成冲突,正如我心中的欧几里德、黑格尔、康德,遇到我心中的孔子、苏东坡、王阳明,是互相欣赏、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冲突、互相取消。因此,我不赞成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而赞成南非大主教图图所说的那句话:我们为差异而欣喜。
第三,我们很多人认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因此产生了一种目空一切的文化自傲,还把别人的文化反思批判成了文化自卑。我诚恳地希望,从事对外文化交流的人,一方面,需要对外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又要以国际坐标来筛选和重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文化本身的支点。
第四,最近几年不少官员和文人越来越喜欢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语、古话、形容词、排比句来描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中不少概念翻译成外语后,很难让别人搞明白其中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障碍。
我记得,德国诗人歌德对中国人情感方式的惊喜发现,是通过中国古代一部三流小说《风月好逑传》,而不是通过他早年就读过的《论语》和其他中国经典。其实,我们对德国文化的感受,也不是通过什么官方话语,而是通过歌德、贝多芬、巴赫。
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文化交流也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利玛窦、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几位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倒是实实在在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我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不是以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而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但大多不会是官员。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
(节选自《环球时报》)
1.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
B.在最广泛的层面上,文化交流没必要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
C.中国文化必须找到在现代世界堂皇存身的支点——文化本身的支点。
D.我们把民族的价值置于人类价值之上,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上的一大障碍。
2.根据原文的内容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届世博会中国馆的教训,证明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时还存在着一系列观念问题。
B.作者认为文化上的差异,都会构成冲突。
C.在今后,文化交流主要是以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为中心来开展的。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
D.尽管中国文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克服重重困难,走出误区的中国文化必将改变所谓的“文化孤立”状态。
3.下列关于“文化孤立”的分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出于政治偏见,国际间对我们的文化话语,在整体上仍然处于不乐于接受的状态。
B.造成中国“文化孤立”于世界文化的原因是,在历史上中国文化一直和国际没有过交流。
C.文化孤立是指一国文化囿于本民族文化范围之内,盲目自大,不能与世界文化相互尊重、相互欣赏,进而共同发展。
D.为了改变中国文化所谓的“文化孤立”的状态,必须要把国家话语、行政活动的方式作为最主要的交流方式。
五、作文(2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在一次地震捐款活动中,某班的学生踊跃捐款。你捐十元,我捐四十元,他捐五十元,大家把所有的零花钱都捐了……
这时,小丹同学却低着头沉默不语。小丹八岁那年就死了父亲,妈妈是精神病人。每月只能靠厂里的一百多元补贴过日子,吃豆腐青菜。她的很多衣服鞋子都是好心人给她的。当时很多同学都想:她一定不捐了。可是第二天她却拿着五元钱来捐。五元钱对别人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她来说等于她的五天早餐,甚至是五天的伙食费。老师和同学都说:“小丹,你家穷,还是不捐了吧。”她说:“不,我要捐,我每天都有饭吃,又有家住,而灾民却没饭吃没家住。”
要求:
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②字数300—5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