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有一些常考的知识点,多次在河北单招语文考试中出题。《师说》一文是河北单招语文必背篇目之一,2025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大纲(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和2025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语文考试大纲(面向中职毕业生)中均有列出。小绿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河北单招语文《师说》文言知识点梳理,同学们务必要全篇背诵、详细梳理,拿下该类题目分值!
一、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①用来……办法(方式、工具、依据等);②……的原因(或缘由)。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义:无论,不论。 今义:没有。)
4.小学而大遗:(古义: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今义: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义:跟随……并且。 今义:连词,表目的和结果。即因此,就。)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义:不一定。 今义:不需要。)
9.年十七,好古文 。(古义:秦汉的散文。今义:“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三、词类活用
1.吾从而师之 (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2.吾师道也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
4.而耻学于师 (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5.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6.或师焉 (师:名词作动词,从师。)
7.小学而大遗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8.不耻相师 (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9.孔子师郯子 (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四、一词多义
1.师
A.名词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专门技艺的人)
③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以......为师)
B.动词
①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效法)
②或师焉,或不焉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
③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2.传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动词,流传)
②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动词,传授)
③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3.其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代词,他,他们)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表远指,那)
④其皆出于此乎 (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⑤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⑥其出人也远矣 (代词,他们,指圣人)
⑦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代词,他,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介词,在)
②而耻学于师 (介词,向)
③其皆出于此乎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④于其身也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表比较,比)
⑥不拘于时 (介词,表被动,被)
⑦学于余\耻学于师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5.之
A.代词
① 择师而教之 (代词,他)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郯子之徒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B.助词
① 古之学者 (放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表宾语前置的标志,不翻译)
④蚓无爪牙之利 (表定语后置的标志,不翻译)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补语的标志,放在中心词和补语之间,译“得”)
⑥填然鼓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顷之\久之(用在动词、形容词或者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C.动词
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6.而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连词,表承接,就)
②惑而不从师 (连词,表假设,如果)
③吾从而师之 (连词,表承接,并且)
④犹且从师而问焉 (连词,表承接,并且)
⑤而耻学于师 (连词,表转折,却)
⑥择师而教之 (连词,表承接)
⑦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并且)
⑧小学而大遗 (连词,表转折,却)
⑨则群聚而笑之 (连词,表修饰)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判断句)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判断句)
2.介词结构后置句
(1)而耻学于师 (介词结构后置句)
(2)师不必贤于弟子 (介词结构后置句)
(3)学于余 (介词结构后置句)
3.宾语前置句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4.被动句
(1)不拘于时 (被动句)
学文言文,真的不能靠死记硬背! 关键在于理解——理解字词到底什么意思,句子是怎么组成的,文章的思路是什么,还有它背后的时代背景。只有真正懂了,才能记得牢,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点。
比如很多同学自学《师说》时感觉有点吃力,遇到下面这些问题,千万别灰心:
比如“师”字有“老师”、“学习”、“以...为师”三种意思;“惑”字有“疑难问题”和“糊涂”两种解释;还有“学者”(古指求学的人,今指有学问的人)、“小学”(古指小的方面学习,今指教育阶段)、“众人”(古指一般人,今指很多人)这些古今意思大不同的词。
特殊句式看不懂,像“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种典型的判断句;“其皆出于此乎?”这种表推测语气的句子;“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种一针见血揭露当时社会风气的句子,它们的结构和语气可能让你犯迷糊。
别担心!我们的“河北单招视频课”就是来帮你解决这些问题的!我们的老师经验丰富,专门研究河北单招考试,对《师说》、《劝学》、《阿房宫赋》这些必考重点篇目进行精讲,帮搞懂重点词义、特殊句式。并且我们不仅告诉你知识点是什么,更教会你读懂、分析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想要攻克文言文?学好单招语文?赶快加入我们的“河北单招视频课”,跟着专业老师一起学习吧!网课推荐:2026年河北单招网视频课
相关内容:
河北单招语文文学文化常识知识点汇总
2025年河北单招语文考试必背古诗词(面向高中生)
2025年河北单招语文考试推荐篇目(面向中职生)